氧氣供應系統:氧氣供病人呼吸使用,主要供應各病房、各種重癥監護病房(ICU)、搶救室、潔凈手術部、門診檢查、血液透析、高壓氧艙等處。其中供應高壓氧艙的氧氣,作為另一專用系統對待。氧氣氣源,一般由氧氣鋼瓶匯流排、液氧儲罐或制氧機提供。供應壓力為0.4MPa。氧氣在使用點處,設置有能快速插拔的終端接頭,并通過氧氣濕化瓶減壓、計量后供病人吸入。
中心供氧系統簡介:
集中供氧系統,主要由氧氣源、控制裝置、供氧管道、氧氣終端和報警裝置等部分組成。
1、氧氣源可以是氧氣瓶匯流排,也可以是液氧罐或者制氧機。當氧氣源可以是氧氣瓶匯流排時,可根據用氣需要選用2~20個氧氣瓶組。氧氣瓶分為兩組,一組供氧,另一組作備用。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包括氣源切換裝置,減壓器、穩壓裝置和相應的閥門、壓力表等。
2、氧氣管道,可以是不銹鋼管或者紫銅管,用管道將氧氣從氧氣站輸送至病房、手術室和高壓氧艙各吸氧終端。
3、在用氧終端安裝有快速插拔式密封插座,使用時只需將供氧設備(氧氣濕潤器、呼吸機等)的接頭插入插孔內,即可供氧,并可靠地保證密封;不用時,可以拔下供氧設備的接頭,也可關閉手動閥門。
根據醫院的不同需要用氧終端也有不同的結構形式。一般安裝在墻上,分暗裝(鑲嵌在墻內) 和明裝(突出于墻外,蓋以裝飾罩)兩種;手術室和其他病房的終端,有壁裝式、移動式和吊塔式等幾種形式。
報警裝置報警裝置安裝在控制室、值班室或用戶指定的其他位置。當供氧壓力超出使用壓力的上下限時,報警裝置即可發出聲、光報警信號,提醒有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。
集中供氧系統是將氧氣氣源集中于一處,氣源的高壓氧氣經減壓后,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個用氣終端,在各個用氣終端處設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,插上用氣設備(氧氣濕潤器、呼吸機等)即可供氣。
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,醫療建筑的建設規模及標準有了很大提高,醫用氣體系統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有,也促進了其工藝及技術水平的提高。醫用氣體系統包括高低壓氧氣、真空吸引、壓縮空氣、二氧化碳、氮氣、笑氣等。低壓氧氣及真空吸引應用于普通病房樓,其余氣體主要用于手術室,ICU等。在我們設計的新建病房樓工程中均有應用。下面就病房樓醫用氣體系統結合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做一簡要介紹,以供大家參考。
一、中心供氧系統
中心供氧系統包括液氧貯槽(匯流排)、汽化器、減壓裝置、安全報警裝置、氧氣恒壓監視裝置、輸送管道及終端組成,系統輸送壓力通過液氧汽化來實現,貯存在貯槽內的液氧通過汽化器汽化后,經過減壓裝置減壓至O.3-0.5Mpa后,經管道輸送到手術室、監護室、病房等終端。在較大的系統中由于各終端壓力要求不同,可采用二次減壓的方式,液氧一次減壓至0.8-1.OMpa,輸送至各功能分區進行二次減壓至使用壓力。
1.氧源部分
氧源以液氧為主,在三百床以下的小型醫院也有采用氧氣瓶的,但以液氧最為安全可靠。最近制氧機在一些醫院中也有使用,但應有較好的維護管理水平。液氧貯槽,汽化及減壓裝置設在室外,據建筑物的距離在消防規范未有明確規定,設計中參考了燃氣汽化站的防火間距。
2.安全和報警裝置
這部分由安全閥和聲光電子報警裝置組成,報警裝置安裝在值班室內,當氧源和整個系統管路輸出壓力低于或高于額定值時,它會發出聲、光信號,通知值班人員采取相應措施,調整系統正常運行。
3.氧氣恒壓控制,監視裝置
為保證每層樓的氧氣壓力穩定,在每層樓的支管道上安裝一恒壓監視裝置,-般設在護士站等有人值班的地方,以保證每層樓氧氣壓力不低于0.35Mpa,以實現連續穩定供氧。
4.氧氣輸送管道
氧氣輸送管道連接氧源及各終端,供氧管道可明裝,也可安裝在管井內,但應避開熱力、燃氣及強電管道,最好設在獨立的管井內,管道阻力查計算表計算,控制系統壓力損失不超過10%。管路材質:供氧管道通常采用紫銅管,它具有規格全,容易加工的特點,在一些工程中使用了材質為1Crl8Ni9Ti的不銹鋼管,其材質優于銅管,但施工工藝要求較高。氧氣管道在安裝前應進行脫脂處理。
5.終端
供氧終端采用快速自封插拔式接頭,使用時將帶快速插頭的氧氣吸入器插入定位盤終端,自動定位并卡死,打開吸入器開關即可吸氧,不用時拔下吸氧器,定位盤終端自動復位保證氣體不泄漏。供氧終端通常和吸引,呼叫等裝在床頭設備帶上,手術室接至手術室吊塔。
二、中心吸引系統
中心吸引系統有真空泵、負壓自動控制柜、真空罐、報警器、排污罐、管道系統及終端組成。負壓調節范圍:-0.03Mpa~-0.08Mpa。
1.中心吸引站
中心吸引站的設計應考慮噪音影響,其位置應遠離工作房間或設在室外,遠離水源、廚房等衛生要求較高的房間,其噪音值應控制在70分貝以內。真空泵設兩臺,既能互為備用,又能在啟動時同時運行,現在較多采用水環式,機房內需引入給排水管道,設計沖洗龍頭及排水溝。但集污罐污物應單獨消毒處理。真空泵排氣屬于污染氣體,應設計過濾及消毒裝置。
2.自動控制柜
電控柜控制兩臺真空泵,一用一備,保證系統負壓不間斷,兩臺機組既可單獨工作,又可同時啟動,并在壓力超出波動范圍時,發出聲光報警信號。
3。管路系統及終端
負壓管路系統對材質要求不高,主要采用鍍鋅鋼管,房間內的支管道采用銅管,以方便安裝,如有條件應采用不銹鋼管,材質為0Crl8Ni9的不銹鋼管是較好的替代管材。鍍鋅鋼管采用絲接,鋼管和銅管采用銀焊。終端采用快速插拔式接頭,終端自帶維修開關,可單獨進行維修,不影響其他終端使用。
三、壓縮空氣系統
壓縮空氣系統和中心吸引系統有相似的特點,由壓縮機、儲氣罐、干燥機、過濾器、控制保護裝置、管道及終端組成,壓縮機采用兩臺,互為備用,配電容量應按照兩臺設計,壓縮空氣管路的設計計算中,一般控制系統總壓降不超過O.7Mpa,輸出口壓力為0.4MPa左右。
管道系統采用紫銅管或不銹鋼管。
四、其他氣體系統
笑氣站、二氧化碳站、氮氣站均采用氣瓶組匯流排和自動切換裝置,因為主要用于手術室,小型工程中可在手術室就近設置,以節省管道,規模較大的工程應和氧氣吸引站等集中布置,以利于管理。管材以紫銅管為主。因為氣瓶需要更換,站房盡量設在方便運輸的位置,最好有直接對外的出口。
五、其他專業要求
1.建筑專業應在設計階段預留機房位置,中心供氧及吸引機房需要40
2.氧氣站房外,氧站溫度保持在10~
3.各種氣體管道均應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。中心供氧站采用防爆型照明燈具和排風機,中心吸引站應采用防水型燈具。
六、系統試驗及驗收
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耐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,耐壓試驗允許分段進行,氧氣站、氮氣站、笑氣站、二氧化碳站內的管道采用潔凈水進行水壓試驗,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.5倍(此項一般不做)。其他部分及壓縮空氣系統,中心吸引系統試驗介質為純凈壓縮空氣或氮氣,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.15倍。氣密性試驗介質應是純凈壓縮空氣或氮氣,試驗壓力為最高工作壓力,要求保壓24小時。
氧氣打壓試驗標準為平均每小時下降率不應超過0.5%的行業標準;
負壓系統全部做完后,進行氣密性試驗:真空度抽到-0.04Mpa后,保持24時小時,觀察記錄壓力表示數,平均每小時上升率不應超過1.8%的行業標準;即為合格。